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试题辅导 - 正文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八忌
来源:fjzsksw.com 2009-10-21 14:55:10 【字体:小 大】

 一、忌不看材料,匆忙下笔

  即忌不看材料,或只是简单的阅读完材料就匆忙作答。申论的给定材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任何一则材料是脱离这个整体存在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申论的作答时,一定不能脱离整个材料,要仔细把握住材料的核心思想和整体脉络。报考者需要明白,给定材料就是申论考试作答的依据,贯穿于申论作答的始终。总体来说,在归纳概括题部分,答案全都来自材料。所提对策的可行性、针对性也是对材料而言的,而综合分析题所提到的言论或现象都已经包含在材料里,而论述写作题的论点和根本对策思路也都源自材料,论证更是要充分利用材料来论证。通过对以上各题型的分析,申论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用材料说话”。根据阅卷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把三成熟的材料通过消化加热到八成熟或九成熟,那么即使你具有作家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不可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这是因为申论考题的答案往往都来自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而不是完全脱离材料的自由发挥。

  二、忌照抄材料,不作提炼

  即忌不对材料作概括总结,直接照搬照抄。这与第一条刚好相反,很多报考者在作答时只是把给定材料东拼西凑,原封不动地抄写一遍。由于申论考试考查的是报考者的概括总结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必须用自己的话来阐述给定材料的涵义。在表达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比较正规的政治表述方式。

  三、忌心态不正,观点偏激

  即忌心态不正,写作时观点偏激。有的报考者对事物和问题的习惯性思维和判断过于片面,以致答题时提出过激的观点和举措,或立场不公正,只代表问题的一方说话,不能客观公正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

  四、忌脱离材料,随意跑题

  即忌脱离给定材料,一是指假设前提答题,二是指在答题时前后主题相互脱离。这种情况在报考者对第一题(概述主要问题或主要事实)和第二题(提出解决方案)作答时尤为常见,特别是在提出方案时,常有报考者大列“如果有什么情况发生,就怎么办”、“如若这样不行,就那样处之”的措施,脱离材料中所蕴藏的既定主题的要求,假设种种前提,看似考虑周全,实则未得要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脱离题干所设定的身份答题。一般而言,申论试卷所要求报考者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一般性工作问题。其主要考查的是报考者是否具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不是强调某一具体专业或某一岗位的独特的专业化知识。在实际作答中,很多报考者往往习惯于自身角色,无视考题要求,撇开虚拟身份,着力于自身长期实践的工作或专长,以实击虚,导致自身定位不准确,其结果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上却相去甚远。

  五、忌层次模糊,逻辑混乱

  即忌报考者作答主题不明,内容繁杂,层次模糊不清,逻辑混乱,系统性不强。部分报考者不能有效立足于整体思维,谋篇布局,分析材料时分不清主次、轻重、缓急;或者概述问题不集中,陷入零散的材料中,有一个算一个,蜻蜓点水,面面俱到,抓不住要害;或者陈列方案时,没有系统,层次不清,逻辑混乱;或者论证方案时,取小舍大,舍本逐末。整个作答前后杂乱,不能抓住既定主题,一以贯之。

  六、忌论述虚华,脱离实际

  即忌对主要问题的判断不透彻,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找到其症结所在。文章堆满了不能解决问题的华丽辞章,对问题概述模糊不清;分析问题空谈阔论,语焉不详;所提对策泛泛而谈,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论证用词华丽,冗杂不实。总之,这样的作答是游走于要害之外。

  内容摘编自《2010年国家新大纲版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